去年,研究人员继续研究脊髓损伤的基础科学与临床方面。特别是已有聚焦在定性循证医学研究,以及结果测定的发展与验证,以利循证医学结果的研究。
结果测定脊髓损伤各方面定性结果测定的存在对该项研究的发展很必要。根据这一观点,脊髓损伤会议测定组在2006年召开会议讨论几个关键领域的结果测定。该会议选择同期评论发表在2007年的脊髓医学杂志。一篇是对急性脊髓损伤神经影像学应用的循证医学文献综述,其目的是向临床医生及研究人员推荐及指导使用神经影像来评估脊髓损伤。作者回顾了2300篇已发表使用神经影像评估脊髓损伤的报告,其中99篇是临床研究(69篇)、前临床研究(23篇),或是把神经影像作为结果评定的主要成分的综述(7)。基于对文献的系统回顾,作者提出了做出推荐及评论:(1)MRI仍是定位脊髓损伤水平及评估脊髓压迫程度的测试选择;(2)MRI片上脊髓损伤的严重性(即表现为水肿、挫伤、出血及破裂)与运动及感觉损伤的程度有关,且有助于确定神经恢复的预后情况;(3)扩散加权MRI可探测轴突的完整性及肿胀,并可用于定量脊髓损伤后的轴突损失;(4)功能性MRI可探测脊髓损伤时运动与感觉的活性;(5)X线平片及CT应该用于评估骨性损伤,但并不能提供关于脊髓损伤的有用信息。
讨论影像学时,注意到下颈椎损伤的新分类系统是很重要的,指的是下颈椎分类(SLIC)及严重度等级,由脊柱损伤研究组最近建立的。此系统中,按照三个主要范畴将损伤分类:(1)基于X线平片、CT及MRI的损伤形态学;(2)椎间盘韧带复合体的完整性,由椎间盘、前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棘上韧带及小关节囊;(3)患者的神经状态。三个主要的形态学包括压缩、牵张及平移或旋转。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按完整、破裂或不明确来分类,其完整性的最佳评估,应利用所有可用的影像学资料来寻找棘突间增宽、椎间盘间隙变宽、脊椎半脱位、及小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证据。神经状态应描述为无损伤、神经根损伤、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评分系统用于颈椎损伤的定量,并有助于指导治疗。本系统已显示具有中等程度到实际上的组间及组内的可靠性,及优良的结构效度(>90%)。希望此分类系统能增进交流,便于颈椎损伤的定性研究。
疼痛是发生在脊髓损伤患者身上最常见及使其虚弱的问题之一。2007年度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会议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30位脊髓损伤一年以上患者的慢性疼痛,强调了损伤后及转到社区后改善疼痛的极大的必要性。因此,对于临床及研究目的来说,对这些患者可靠的疼痛评估是很重要的。近期的文献系统回顾评估了脊髓损伤后疼痛结果测定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根据这些回顾,作者发现,数字评分(0-10分)评估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程度最可靠。作者推荐脊髓损伤患者疼痛分类时,使用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或Bryce/Ragnarsson脊髓损伤疼痛分类法。
因为有一定的重复,过去的几年里关于一般健康、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数字评分已被建立并重新定义。虽然做过这些努力,但是在脊髓损伤研究中仍然没有一项单一的被广泛接受的尺度。目前已着手建立特定针对脊髓损伤患者一般健康、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可靠及有效的结果测定措施。
临床结果研究ASIA2007年会上很多脊髓损伤患者临床结果研究评价了心理社会及生活质量问题。一项研究比较了脊髓损伤后恢复工作与未能恢复工作的患者。仅有21%的患者经伤后康复在三年内恢复了工作。那些恢复工作的患者大多数在损伤前有大学级别的教育,并在非体力劳动领域工作。这项研究强调了辅导那些受低级教育及/或进行体力劳动的患者的重要性。另一项研究评估了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脊髓损伤的251位成人的长期生活满意度。在女人、已婚者及从业员中,其满意度显著要高;而在使用违禁药品者、较大年纪时受伤者、和父母一起生活者,及去年发生褥疮的人群中,其满意度则显著要低。这些发现对指导青年时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及辅导策略很有帮助。一项类似的研究评估了青年受伤的350名患者的教育成就,对于四肢瘫患者与截瘫患者一样,较高级别教育与较高的工作、收入及社会参与度显著相关。这些发现进一步强调了教育对于脊髓损伤后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一项评估脊髓损伤后行走和独立性与健康、参与度和自觉健康结果相关性的研究中,独立行动比行走能力与更好的结果有惊人的相关性。
新出现的治疗伤后治疗是照顾脊髓损伤患者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各种维持或可能恢复力量、灵活性及行走能力的治疗策略已在过去有所描述。文献中运动训练(也称作支持体重的活动平板训练后悬吊的活动平板训练)近来已获很大的关注。治疗形式包括患者固定悬吊在运动的平板上,已提供反复的行走感觉经历。这一理论是,感觉刺激可促进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提高行走能力的运动功能的康复。脊髓本身可产生节律性运动模式输出(即人运动脊髓模式产生器),其内的神经网络被认为对改善经行动训练获得的行走功能起作用。
ASIA2007年会中提出的几项研究评估了运动训练的各个方面。一项28位脊髓损伤患者行运动训练的可行性研究显示,根据赔偿率及实际费用,这种治疗是财政上可行的治疗形式,虽然这需要人员及资源。研究也显示了这项治疗的临床成功结果。一个近期的病例报导,显示了一四岁半儿童在严重的在C8水平的脊髓损伤后行走能力的恢复。经过76期运动训练后,患儿每天能随着滚动助步器行走2400步,虽然还不能进行下肢的随意运动。这个病例报导支持了人运动脊髓模式发生器的存在,它可经适当的感觉刺激产生对行走很必要的节律性、模式性的运动。研究了有能力产生节律性步行模式的24为不完全运动脊髓损伤患者,经标准的行动训练计划,这些患者在6分钟及10米行走测试中显示了行走能力的显著恢复。
神经保护治疗发展药理学、生物学及生理学手段来阻止继发脊髓损伤,并提高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这些努力一直在被评价。虽然在很多脊髓损伤中心按照公认的规定常规投以大剂量甲基氢化泼尼松,但是,这种应用仍有争议,因为缺少临床资料支持其疗效,而且已有报导其相关的并发症。很多的干细胞及免疫治疗的前临床结果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是很有前途的。然而,在治疗人脊髓损伤方面,确定这些干预措施的疗效,大量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是很必要的。Buffalo Bills' tight end Kevin Everett脊髓损伤后,低温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已在公共媒体上受到广大程度的关注,其可使肿胀及脊髓的继发损伤减低到最低程度,并可促进功能恢复。按照其诱导作用。低温程度或持续时间,目前还没有这种治疗标准的规定。虽然低温治疗的前临床动物研究已显示了成功的迹象,临床资料尚不支持其疗效,而且在已有的脊髓损伤患者中目前并不推荐常规使用低温治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